绍兴上虞刑事律师

吴亮律师 15555555523

挪用公款多少开除

吴亮律师2025-07-18绍兴上虞刑事律师

法律分析:
(1)公职人员挪用公款时,情节严重的依据政务处分法会被开除。当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达三万元以上;或进行营利活动、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判刑后公职人员通常会被开除。
(2)非公职人员挪用本单位资金构成犯罪,单位可根据劳动合同法,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或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为理由解除劳动合同。

提醒:
无论是公职人员还是非公职人员,挪用公款或单位资金都有极大法律风险。不同案情处理方式有别,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一)公职人员方面:避免挪用公款,若发现有此类行为风险应及时纠正。若已挪用,在未达到情节严重时主动交代争取从轻处理。一旦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达三万元以上,或进行营利活动或超三个月未还数额达五万元以上,要做好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及被开除公职的心理准备。

(二)非公职人员方面:严格遵守单位规章制度,不挪用本单位资金。若因资金问题有挪用念头,要及时打消。若构成犯罪,单位有权按劳动合同法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十四条规定,公职人员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含宣告缓刑)的;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三年的;因犯罪被单处或者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的,予以开除。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予以撤职;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开除。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1.公职人员挪用公款是否开除,看单位规定。按政务处分法,情节严重会被开除。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超三万,或营利活动、超三月未还超五万,被判刑就会被开除。

2.非公职人员挪用单位资金构成犯罪,单位能依据劳动合同法,以严重违规或被追究刑责为由解除合同。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结论:
挪用公款是否开除取决于单位性质。公职人员挪用公款情节严重或被判刑会被开除;非公职人员挪用本单位资金构成犯罪,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解析:
对于公职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规定,挪用公款情节严重的会被开除。实践中,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达三万元以上,或进行营利活动、超过三个月未还且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公职人员一旦被判刑通常会被开除。对于非公职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单位可以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或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为由,解除与挪用本单位资金构成犯罪的员工的劳动合同。如果遇到挪用公款相关的法律问题,为避免自身权益受损,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1.挪用公款是否开除与单位性质和规定密切相关。公职人员挪用公款情节严重会被开除,当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达三万元以上,或进行营利活动、超三个月未还且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一旦判刑通常会被开除,这是依据政务处分法的规定。
2.非公职人员挪用本单位资金构成犯罪,单位可依据劳动合同法,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或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3.建议公职人员严守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权力观,避免触犯挪用公款的红线。单位应加强内部监管,完善财务制度和监督机制,定期进行审计检查。非公职人员所在单位也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挪用资金等行为的处罚措施,加强对员工的法律教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吴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6x.cn/14683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你好律师,如果人在黄浦地区,想咨询一下我被别人恶意投诉到12345了,怎么处理?

在黄浦地区,若您不幸成为12345平台的恶意投诉对象,应迅速采取行动保护自己的权益。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您有权对不实的投诉内容提出异议,并要求相关部门予以核实,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名誉损害。 处理此类恶意投诉的建议方案有:首先,收集所有可能的证据

打架斗殴对面的头破了一点跟我要10万块钱私聊

你好什么问题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你好,涉及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你好,可以给你计算详细的赔偿金额,请与我沟通。 ✫✫✫✫✫

寻衅滋事案件中被害人过错责任如何认定

(一)关注主动挑衅行为。仔细审查被害人是否有言语辱骂、威胁,或是肢体上先动手等引发犯罪嫌疑人寻衅滋事的举动。 (二)审查不正当不合理行为。判断被害人有无故意侵犯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这类不正当不合理行为。 (三)明确行为关联性与因果关系。确认被害人行

诈骗罪中间介绍人怎么判

结论: 诈骗罪中间介绍人是否判刑及如何判,取决于其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明知诈骗仍参与构成共犯,依作用量刑;不知情且未形成共同故意则不构成犯罪。 法律解析: 根据法律规定,若介绍人明知诈骗情况还参与其中,就构成诈骗罪共犯。若在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属于

什么是派遣工,劳务派遣员工和正式工的区别是什么

派遣工是劳务公司派遣至用人单位的员工,与正式工在劳动关系、合同签订对象及岗位性质上存在差异。《劳动合同法》明确了劳务派遣的相关规定,派遣工不属于用人单位正式员工,不享受正式员工福利,且岗位多为临时性,缺乏稳定性。长期不明确劳动关系,可能影响员

票据的付款期限和提示付款期限怎么区分

票据付款期限是汇票到期时间,提示付款期是持票人可兑付时间。 根据《票据法》规定,付款期限是票据必须记载的要素,而提示付款期关乎持票人权益。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票据失效或无法兑付,造成经济损失。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

离婚协议能否排除执行

离婚协议原则上确实不能直接排除执行。执行程序的核心目的是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其强制力由法律赋予,旨在维护法律秩序与公平正义。 针对这种情况,有以下措施和建议: 1.债权人在面对涉及夫妻财产的执行案件时,要全面审查夫妻财产状况及相关协议,对于利用离婚

股权激励行权条件有哪些

股权激励行权需满足多条件。依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需有利于公司发展,不损害公司利益,符合法律法规等。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激励失效,影响员工积极性和公司稳定发展。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律师你好,倘若我是清镇市地区的,请求律师解答离职7年后还能让单位补缴社保吗

处理离职后社保补缴问题,常见方式有与单位协商、向社保部门咨询或提起劳动仲裁。 选择时应考虑补缴可能性、个人权益保障及效率。若单位同意,可直接协商补缴;若不同意,可向社保部门咨询或依法提起劳动仲裁。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

签了离婚协议一方不去民政局能离婚吗

签了离婚协议,不等于就能离婚。一方不去民政局,办不了离婚。离婚协议只是书面约定,没有强制执行力。 我国规定,协议离婚要双方一起到有管辖权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审查通过度过冷静期后,再共同申领离婚证。必须双方到场,保证意愿真实、处理一致。一方不去,

吴亮律师为您提供专业发法律服务

我们努力让每一次邂逅总能超越期待